贴心姐妹网
 · 设为主页 | · 添加收藏 | · 会员注册 | · 会员登录    +
 
首页 | 社会政治 | 职场创业 | 情感关系 | 子女成长 | 多元生活 | 文化艺术 | 社区公益

我们是否拼命地,活成大剧本里的小角色(下)

来源:“知行易径”公众号   更新:2017-04-08 14:01:55   作者:SSLD工作团队

 

※我※


美学理论的奠基人鲍姆加滕曾将美学定义为能够美丽地思考的艺术,以癫狂著称的社会学家福柯认为我们自我的美在于不断地反思与蜕变。


生活中的美不仅源自我们自己对生活的创作,也源自生活对我们的雕刻。

 

很多人喜欢用本性难移来掩盖自己对改变的恐惧,去拒绝面对一个不争的事实:生命时刻都在变化,每个人有相对静止、连贯的部分,更有随时改变的部分。如果我们拒绝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动态,就可能被一些未知的需要驱动,向着不可知亦不可控的方向变化。反之,如果我们能常常主动反思,主动想象理想的改变,并且主动打破既往的固定自我,为这些反思和想象做一点点不一样的决定,自我的剧本就跃然纸上。


这样的自我美学听起来非常抽象,其实不然。拿爱情当中的自我举个例子。我曾经在一次工作坊中问大家:你有没有经常和你的伴侣/潜在伴侣讨论你对亲密关系的描画?这些图像是否非常丰富而且不断变化?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都没有。甚至一些恋爱经验无数的人,来来去去用的也是同一套故事。


这是个危险的选择,因为如果我们在亲情、爱情、或者事业中不认真写自己的剧本,只是等待着主流剧本给自己一个角色,那这个角色,极有可能是我们并不喜欢的小角色。


爱情歌曲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个主题:“曾经我们也惊天动地,如今却生活的和众人无异。”我们通常被这样的主题激起一瞬间的无奈,却懒得去想为什么我们向往的故事在自己珍贵的生命里从未出现,或者转瞬即逝。


很简单,因为某一天,我们放下了自我的笔杆,甘心演了大剧目里的一个小角色。

 

▁▂▃他▃▂▂


最后一个维度,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个大到无论如何都不能三言两语解释的领域。

 

然而有两个事实在处理的时候尤其艰难。


第一是每个人内心的剧本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事件中的需要、处境、特性与力量都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带着统一的眼光去要求别人与自己的剧本一致,我们自己的戏路也只能越来越窄。


第二是好奇心与反思的丧失,可能会让我们沦入重复与单调的诅咒当中。当我们觉得生活中没有遇到任何有意思的人与事,很可能是对人的好奇钝了,懒得发现人们有趣的故事。尤其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在和不同人交往的时候不断地陷入同一种问题的时候,要适当地反思自己是否用偏见阻挡了理解,很快地把新的经历归类为旧的问题,而没有心思听对方背后的故事。


海德格尔曾经提过“dwelling”的存在状态,即让自我栖息在此时此地,安然地让眼前的人与事可以完整地展开,这样我们也能接触到更多精彩的故事。


文/冰玉

 

知行易径(SSLD -- Strategies & Skills Learning &Development) 团队由多伦多大学社工系教授曾家达(KaTat Tsang)带领,有着多元文化与跨学科背景,有社工、心理咨询师、高校老师等。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社会政治] 三位年轻亚裔舞者亮相蒙城“通向亚洲艺术节”:寻找身份,跳出自我
[社会政治] 【专访】留学生孟珂&江庭萱:海外生活令我们迅速成长,发现自我
[多元生活] 第三只眼睛(The Third Eye)(35)镜中红鬃马
[社会政治] 加拿大政府宣传视频只有白人角色被批种族主义
[社会政治] 自我隔离期,关注心理健康的3A法则:专访怀雅逊大学心理学杨丽霞教授
[社会政治] 加拿大考虑刑法处罚不按规定隔离的入境者
[社会政治] 多伦多市193人感染新冠病毒,市政府呼吁从海外修完春假回加的人士自我
[社会政治] 更新:加拿大外长商鹏飞新冠病毒检测结果阴性
[社会政治] 自我隔离中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发表全国讲话
[社会政治] 新冠疫情:如何进行自我隔离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还没有注册会员?[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用户条约 Terms and Conditions · 隐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版权声明:本网发布的内容版权归Lovingsister Media Inc. 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 2013 Lovingsist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