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姐妹网
 · 设为主页 | · 添加收藏 | · 会员注册 | · 会员登录    +
 
首页 | 社会政治 | 职场创业 | 情感关系 | 子女成长 | 多元生活 | 文化艺术 | 社区公益

什么是“好“的生活?

来源: 微思客 WeThinker   更新:2015-04-03 02:54:54   作者:孙金昱
 
什么是好的生活?如果将这一问题抛向普罗大众,收获的答案恐怕不下千万。在这各式各样的答案中,家庭与事业占有不同的比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会被给与不同程度的关注。归根结底,大多数人会选择以一定的方式来结合若干个关键要素,譬如,事业,伴侣,孩子,朋友,业余生活……可是,你知道,我们要谈论的一定不是这些大多数人的排列组合。
 
1
故事从这里开始
 
 
譬如一位天涯网友,就和大家分享了他无工作、无孩子、无交际的廉价上海生活。在最大限度节省开销的策略下,夫妻二人全年只需生活费2万元。
 
2万元在上海,如何生活一年呢?在居住方面,夫妻二人拥有自己的住房,额外的房租不需要承担,只需支付水电网络等开销。在交通方面,通常使用自行车,因为不工作所以这方面花费极少。在饮食上,避免在大超市购买价格较高的食物,而选择新鲜便宜的菜市场产品,几乎不在外就餐。在服装方面,同样因为交际很少而处于几乎没有开销的状态。另外,二人并非啃老,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从前上班的积蓄。
 
这一分享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对于上海一年2万过生活的难以置信,更多的评论还是源于对这种生活方式难以理解。有人说楼主太单调乏味,有人说楼主太吝啬抠门,最多的批评还是起因于楼主不工作不生育,在批评者看来,这种做法无疑罔顾社会发展,自私自利。
 
楼主亦非等闲之辈,面对重重质疑和指责,他选择一一回应。生活乏味太抠门?我觉得在家宅宅蛮有趣,反倒社交生活忙乱疲惫;不劳动不工作的生活何来尊严,何来意义?我觉得不用看人脸色的生活才有尊严,生活舒适就是它的意义;不要孩子没爱心,生活一定很痛苦?第一真的不喜欢小孩子,第二要孩子也未必无私;全部人如此生活,社会不发展?工作也赚温饱,不工作也能温饱,人贵自知之明。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衣食无忧,已经是成功。
 
 
2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相信即使楼主给出了如此详实细致的魔都生存攻略,清晰阐释了提前退休生活带给身心健康的好处,并用心用力地为这种生活的意义进行了辩护,大多数具备一定积蓄并且自己拥有住房的人也不会选择提前退休,过上这种近乎于隐士的生活。这样的实际选择明白地展现了选择者的判断和评价: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为楼主的观点辩护,据理力争他的生活比多数上班族更加美好,证明他的看淡名利、温饱亦足才是真正的生活并不是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同样,这也不是楼主发帖的初衷。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同一个社会之中,对“好”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定义的人,如何共处?当他们之间对于“好”的理解出现了巨大差异,甚至一种“好”成为了另一人眼中的“坏”的时候,这种差异应该如何被看待,如何被处理?
 
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也不做可不可以?我们设想这位楼主并没有发贴,而是继续低调地如此生活下去,网友们也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生活的可能,可以推断,抱有不同观点的人还是可以和平共处,互不影响。
 
其次就是现实中常常出现的图景了:围绕着这种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各种各样的讨论。自然,讨论这个词语本身有着很宽泛的含义,讨论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就变得没那么温和了。当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力量悬殊的多数与少数的时候,大众舆论施与少数的压力也会随之产生。譬如女权主义者热议的“剩女”议题,当多数人形成了“女人最终的归宿在家庭”“对女性而言,没有完美婚姻/家庭的生活是残缺的”等一类共识,作为少数的不愿和尚未选择婚姻的女性在生活中就处处面临舆论的压力。她们的才华、理想、努力等往往会被忽视,只有婚姻状况被关注。在舆论所构成的压力甚至强制力之下,一些人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真正的愿望,而那些坚持的人即使成功,也不得不承担不合时宜的调侃甚至指责和侮辱。
 
最后,国家也常常乐于介入“好”生活之争。老读者们可能还记得去年春天言之有物的一篇文章《我们必须工作么?》。这篇文章探讨了福利国家将找工作作为获得失业救济的条件的做法是否合理。政府只给那些努力找工作、有工作意愿的人提供福利这有什么不对么?自由主义者会说,如果政府使用的理由是合格的好公民应当以劳动贡献社会,而没有尽到公民责任的人不是好公民不该被帮助,则是在推行一种特定的“好”的生活。但是,国家本应当在各种对“好”的理解之间保持价值中立。如果福利国家的故事听起来过于遥远,那么不妨想想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以及对女性所发挥作用和承担责任的强调也是国家介入“好”生活之争的鲜活实例。相比于自发形成的舆论,国家显然拥有更强大的能力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效率地推动某种“好”生活模式。
 
三种选项,应当如何选择呢?不同的关于“好”的生活的观点和讨论自然应当被保护,但是讨论亦必须遵循尊重个体的原则,避免言语上的暴力。国家更应当保护自由讨论的环境,保障个体进行自由选择,而非流水作业,生产脑袋一致的公民,令他们过符合国家心意的生活。
 
最后,在这个四月二日的清晨,分享张国荣《我》的歌词给各位读者。
 
快乐是快乐的方式
不止一种
最荣幸是谁都是
造物者的光荣
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愿天下为舆论所苦的人越来越少,
愿世界上能够从心所愿的人越来越多。什么是“好“的生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社会政治] 加拿大政府将向巴基斯坦提供与个人捐款等额的救灾资助
[社会政治] 反防疫政策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星期天在渥太华继续举行
[社会政治] 温哥华华埠掌故馆开幕,华埠基金会主席李佩珍:不是纪念大英雄,而是讲
[社会政治] 言论自由 vs 个人尊严:加拿大最高法院作出重要判决
[社会政治] 加拿大培训法官主审性侵案时要尊重受害者
[社会政治] 加拿大保守党议员提出私人议案,反对基于胎儿性别的选择性堕胎
[社会政治] 加拿大参议员提出个人法案,建议加强监管家暴案被告
[社会政治] 温哥华市议会全票通过个人用毒品非罪化议案
[社会政治] 居家工作可申请最高400加元的所得税减免:加拿大国税局简化申报程序
[社会政治] 加拿大人每挣100加元欠171加元: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还没有注册会员?[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用户条约 Terms and Conditions · 隐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版权声明:本网发布的内容版权归Lovingsister Media Inc. 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 2013 Lovingsist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strictly prohibited.